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技

梳理比亚迪“天神之眼” 吃透智能驾驶产业链

来源 :
发表 :  2025-02-15 10:36:14

产业链

微信图片_20250215101353.jpg

自动驾驶分级

微信图片_20250215101358.jpg

智驾平权时代加速到来

1739205348837089.jpg

随着比亚迪推出“天神之眼”技术,新能源汽车行业再次面临重大挑战。各大主流车企纷纷加快高阶智能驾驶技术的布局,标志着“智驾平权”时代的加速到来。随着汽车智能化水平的提升,高速NOA功能已逐渐成为多数车型的标配,而主流车企也已开始布局城区NOA功能,部分领先企业甚至已积累了一年以上的数据。目前,国内车企正在加速端到端大模型的应用,持续优化NOA功能的用户体验。

微信图片_20250215101403.jpg

高阶智能驾驶功能已逐渐渗透至20万元以下的车型,推动这一技术向更广泛的市场下沉。多家车企通过端到端大模型和无图方案,成功将城区NOA功能量产。例如,2024年11月上市的小鹏P7+,起售价为18.68万元,全系标配城区NOA功能,将这一技术的价格门槛拉低至20万元以内。2025年2月初,比亚迪、长安等头部车企发布了高阶智能驾驶技术规划,推动行业迈向“智驾平权”的新时代。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未来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有望在10万元左右的车型上普及,各车企都在加速布局,产业链上下游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上游零部件成智能核心

从自动驾驶关键零部件的市场空间和集中度来看,以L2/L2+渗透率各50%计算,空气悬挂市场规模超过500亿元;摄像头、智驾域控、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的市场规模在300-500亿元之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速连接器的市场规模在100-300亿元之间;而超声波雷达和域控芯片的市场规模则低于100亿元。从市场集中度来看,激光雷达、空气悬挂、线控制动等领域的市场份额高度集中,CR3超过80%;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智驾域控、域控芯片的市场集中度较高,CR3在50%-80%之间;前视摄像头的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CR3低于40%。

微信图片_20250215101410.jpg

在激光雷达领域,2024年全年装机量超过150万颗,市场主要由速腾聚创、华为、禾赛科技和图达通四家企业主导,CR4占比高达99.9%。前视摄像头市场的竞争则较为激烈,博世以280万套的装机量占据20.1%的市场份额,电装和舜宇智领分别以132.8万套和105.7万套的装机量占据9.6%和7.6%的市场份额,CR3占比为37%。

智驾域控市场方面,2024年装机量超过320万套,德赛西威以86.5万套的装机量占据26.7%的市场份额,和硕/广达(特斯拉代工)和华为分别以66.2万套和50.9万套的装机量占据20.5%和15.7%的市场份额,CR3占比为63%。在域控芯片市场,英伟达Orin X以210万颗的装机量占据接近40%的市场份额,特斯拉FSD以132.4万颗的装机量占据25.1%的市场份额,华为昇腾610和地平线J5/J3分别以50万颗、26.9万颗和16.5万颗的装机量占据9.5%、5.1%和3.1%的市场份额。

空气悬挂市场的集中度较高,2024年全年装机量突破80万套,CR3合计份额超过80%。其中,孔辉科技以33.5万套的装机量占据41.3%的市场份额,拓普集团和保隆科技分别以21万套和16万套的装机量占据25.8%和19.6%的市场份额。自主厂商凭借低成本和高响应速度,已在该市场占据绝对优势。

2025年2月10日,比亚迪发布了“天神之眼”技术,标志着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重大突破。该技术包含三套方案:天神之眼A(DiPilot 600)主要应用于高端品牌“仰望”,天神之眼B(DiPilot 300)应用于腾势及比亚迪品牌,天神之眼C(DiPilot 100)则搭载于比亚迪品牌。比亚迪凭借超过440万台搭载L2及以上驾驶辅助系统的车辆,构建了中国最大的车云数据库。同时,比亚迪拥有全球最大的研发团队,研发人员超过11万名,其中智能驾驶工程师超过5000名,具备软硬件全栈自研能力。依托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体系,比亚迪能够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加速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2025年将成为“全民智驾”的元年。他认为,未来2到3年内,高阶智能驾驶将像安全带和安全气囊一样成为汽车的标配,而没有这一功能的车型将逐渐成为少数。

责任编辑 : 王研翕

网友留言

登录  |   注册
无标题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