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行业

全球车企转型浪潮下的奔驰突围战

来源 : 有车智联
马宇航
发表 :  2025-02-24 23:30:57

2023年金秋十月,北京诺金酒店二楼的会议厅内,奔驰亚太区法务与合规团队正进行着一场具有战略意义的闭门会议。在摆放着蔚来EC7、理想L9 Max和未上市E-Class的会场里,来自亚太各国的法务精英们直面着残酷现实——当中国造车新势力以智能化配置颠覆传统豪华定义时,奔驰引以为傲的工艺优势正遭遇严峻挑战。这场暗流涌动的会议,恰似传统豪华品牌转型阵痛的缩影。

截屏2025-02-24 23.27.45.png

两年后的2025年财报会上,奔驰用首款MB.EA架构车型CLA给出了回应。这款凝聚着德国工业智慧的纯电车型,搭载着自研MB.OS操作系统和L2++级智驾系统,却在中国市场遭遇"技术优势不明显"的尴尬评价。此时奔驰全球业绩已连续两年下滑:2024年总收入1456亿欧元同比降4%,纯电车型销量更暴跌23%。面对特斯拉引领的价格战和智能革命,这家百年车企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阵痛。

截屏2025-02-24 23.25.56.png

战略抉择:三线并行的平衡术
不同于新势力all in纯电的激进策略,奔驰选择了更具德国特色的转型路径。在康林松"燃油、插混、纯电同步盈利"的战略框架下,MB.EA架构和MB.OS系统将实现跨动力形式的通用化。这种技术共享策略既缓解了纯电研发的高昂成本,又延续了燃油车市场的利润支撑。但硬币的另一面是,2024年插混车型13.7%的增长与纯电23%的暴跌形成鲜明对比,暴露出转型节奏的微妙失衡。

截屏2025-02-24 23.27.11.png

中国市场的双面镜效应
北京诺金会议两年后,中国市场的分化趋势愈发明显。虽然奔驰在80万以上豪车市场保持50%市占率,但整体销量下滑与新能源板块9%的负增长形成强烈反差。当CLA在欧洲市场收获赞誉时,中国试驾者"智驾优势不明显"的评价,折射出本土化创新的迫切需求。奔驰将本地化率提升至70%的决策,暗示着这个全球最大新能源市场正在重塑其战略重心。

截屏2025-02-24 23.26.33.png

成本重构:新能源必修课
"Next Level Performance"降本计划揭开传统车企转型的残酷现实:未来三年50亿欧元成本削减目标背后,是匈牙利工厂产能翻倍、德国本土减产10万辆的全球产能重组。更值得关注的是,奔驰将AI质检、数字孪生等工业4.0技术融入生产体系,试图在降本增效与品质坚守间寻找平衡点。这种"德国制造"式的精益革命,或将定义传统豪华品牌的转型范式。

从2023年北京会议到2025年CLA上市,奔驰的转型轨迹印证着汽车产业的周期定律。当新势力用互联网速度迭代产品时,传统巨头的转身需要更长的技术沉淀期。康林松"不承诺太多"的谨慎表态,与激进的新势力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战略定力能否转化为后发优势,或许要等到MB.EA架构全面落地后才能见分晓。在电动化与智能化双重革命中,豪华车市场的游戏规则正在被重新书写。

责任编辑 : 马宇航

网友留言

登录  |   注册
无标题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