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过去了半个月,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11月12日在重庆发表的一番讲话持续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反响的涟漪至今仍在。当时,他向业界提出三点建议,其中第二点是:“坚持稳妥转型,要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同步推动内燃机技术发展,激发传统能源汽车和内燃机产业发展活力,实现高水平转型升级,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为理性地看待产业变革与市场竞争,立足市场实际需求,推出更多技术过硬、质量可靠的汽车,坚决抵制内卷式恶性竞争行为,不断强化行业自律、维护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
这是一个严肃而急迫、关乎行业稳健发展的大问题——如何积极稳妥推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不能放弃燃油车”,这是社交媒体对郭司长讲话简单直白的普遍解读。笔者认为,此番言论符合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大报告强调,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还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秉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有步骤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我国新颁布的《能源法》第一条就有“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规定。
问题导向,系统观念,积极稳妥,立足资源禀赋,先立后破,不应只是推动能源革命、提高能源行业现代化治理水平的五项基本原则,也应是推动汽车百年巨变、提高汽车产业和汽车社会现代化治理水平的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由汽车大国变为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实质是中国的清洁低碳汽车产业要在世界上成为领跑者,至少是处于第一梯队。
清洁低碳不只是直接用蓄电池驱动的汽车能做到,内燃机驱动的汽车也能做到,而且一直在做,未来会做得更好。所以,不应急于给传统燃油车“判死刑”,而要支持它尽快进化,不断降低碳排放量。笔者相信,只要能源、汽车和化工三大行业能够克服既有的“各自为战、少有交集”短板,在上述五项原则的指导下,加强规划、政策和技术协同融合,减少盲目性,降低离散度,形成强大的跨行业发展合力,有步骤地积极推进廉价便捷的新型燃料生产供应和高效低碳内燃技术的快速发展,内燃机汽车将焕发出灿烂的“第二春”。
汽车是能源大用户,能源是汽车生存发展最底层的基石。二十大报告要求推进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我国《能源法》支持和鼓励开发利用可替代石油、天然气的新型燃料,这就为内燃机清洁低碳技术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空间。《能源法》虽然未涉及新能源这一概念,但真正的新能源指的是什么并不难确定;与石油、煤炭和电力这三种常规能源相比,甲醇、氨能和其他新型能源才应该被称为新能源,用这些能源驱动的汽车才应该被称为新能源汽车,才有资格享受消费鼓励政策带来的福利。只有在消费端形成拉动效应,才能实现《能源法》提出的“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的目标。
现在的问题是,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月销量占比已连续3个月超过50%,绝大多数在新能源汽车业务方面不挣钱的主力车企所承受的生存和发展压力越来越大,销量、售价、利润无不急剧萎缩,研发投入自然也受到巨大影响,“油补电”的力量越来越小,主力汽车集团稳健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表明,今年1~10月,规模以上汽车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7.7%,而利润下降3.2%。其实,最近这三年,大多数车企集团一直在“失血”,经营状况十分严峻。
坚定不移地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巩固遥遥领先的地位,无疑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战略目标。然而,从健康稳妥的发展宗旨来看,新能源汽车尚未站稳脚跟,传统燃油车却趋向凋亡,“先立后破”失衡现象较为明显。从市场层面来看,新能源汽车自燃现象频发,夏冬两季续驶里程折扣较大,更换动力电池大潮已经来临,而换电价格普遍高于8万元,动力电池规范化回收率不足25%……诸般不成熟、不安全的现象严重地影响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行稳致远,行业迫切需要一个修整期和补课期。把拳头收回来,为的是打得更有力;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面对像海浪般涌来的新能源汽车,能源行业也倍感压力山大。特别是电网承受的安全运行压力很大。这也就是前不久电力行业对充电电压设置了“天花板”的原因。让人喘口气,缓一缓,无疑是电力行业对新能源汽车难以明言的心声。
制造动力电池所耗费的电能远高于发动机和变速器。国家能源局10月31日发布的信息表明,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约占全部发电量的35.5%。在“绿电”尚未过半、新能源汽车月销量过半的情况下,车辆的排碳量究竟增加还是减少了?
另外,传统燃油车出口量是新能源汽车的3倍,美国等西方国家正高筑关税壁垒。有鉴于外部环境正在恶化的显著趋势,为确实避免国内市场出现空前激烈的内卷式恶性竞争,笔者觉得有必要及早全部或部分实施“油电平权”策略,系统性地细致地调整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政策。比如说,取消外部充电式汽车的税费减免政策或降低优惠税率;取消其不限行特殊待遇;按其整备质量超出同级别传统燃油车的比例在充电环节收取养路费,以缓解全国养路费缺口过大的问题。
在精细化调整新能源汽车特殊待遇的同时,有关部门还应围绕“双碳”目标,努力把能源消耗双控管理取向转变为碳排放双控取向,把油耗限值政策体系调整为碳排放量限值政策体系,用“一把尺子”衡量“油电”环保性,确保汽车和能源两大行业稳妥健康发展